預製菜需要“趣店”
本文由华体会竞猜(sootoo123)原創
作者 / 李楠
“有些人能清楚的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並以此行事,這些人要麼就成了瘋子,要麼成爲傳奇”。當“趣店羅老闆”在7月17日這天直播將近19個小時的時候,他點名要求背景音樂設置爲《燃情歲月》,在聽到這首悠揚的樂曲時,筆者想起了這部電影的經典臺詞。
近日,趣店集團旗下“趣店預製菜”召開品牌戰略發佈會,介紹未來三年的品牌創業夥伴戰略規劃。據悉,趣店預製菜未來三年要支持十萬用戶創業開設線下門店,與用戶粉絲一起共創美好生活。
站在當下來看,“預製菜”實際上並不是什麼新詞,國內關於預製菜的生意早前以toB爲主,toC預製菜則是近兩年纔開始興起,但今年以來,預製菜大熱,企業紛紛入局推出toC的預製菜,春節期間更是出現了#年夜飯預製菜消費7成是年輕人#等話題,進一步將預製菜推上了風口浪尖。隨着時間的推移,如今越來越多的零售平臺希望將預製菜與自己強綁定,期望進入消費者心智成爲預製菜的首選平臺。
筆者第一次聽到趣店入局預製菜是在6月15日,也就是“趣店羅老闆”第一次在抖音直播,但當時並沒有給予過多關注,畢竟考慮到當下的市場環境以及趣店過往做過的新業務,誰入局預製菜都不是一件新鮮事。但是,當筆者接受到“趣店預製菜”戰略發佈會活動邀請時,還是帶着好奇心來到廈門,想要一探究竟。
趣店是否能夠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甚至是復購的理由?趣店做預製菜的邏輯是什麼?趣店和那些試圖與預製菜強關聯的平臺又有什麼不同?如果這些疑問能夠在活動期間得到答案,我們基本上也能判斷出趣店預製菜未來的發展情況。
19小時直播,賣了956萬份預製菜,羅敏給自己打70分
不可否認,直播帶貨應該是推廣預製菜最好的場景。
一方面,相比於傳統平臺售賣僅僅以圖片以及短視頻而又可能過度“美顏”地展示預製菜,直播可以更加真實地還原預製菜的成色;另一方面,零售平臺通過折扣推廣預製菜的覆蓋面僅僅侷限於平臺的活躍用戶,而直播帶貨除了已經積累的私域用戶,還可以通過推廣讓更多公域用戶走進直播間,進而通過發券促進用戶交易。
顯然,趣店在7月17日的直播帶貨深諳上述理論,而從最終直播的數據來看,趣店收穫頗豐。據趣店公佈的數據顯示,717吃貨狂歡節直播場觀人次9587萬,售出956萬份預製菜,“趣店羅老闆”新增粉絲397萬。
筆者觀看了7月17日晚9點至12點“趣店羅老闆”的直播,在這3個小時中,趣店集團創始人、CEO羅敏發放了多輪“1分錢酸菜魚以及水煮魚”,農家小炒肉、粉蒸肉等菜品價格補貼至4.9元,就連椰子雞火鍋等最終也以19.9元的價格售賣。
但是,相比於趣店爲預製菜投入補貼,筆者更關注的是,一場長達19個小時的直播,“趣店羅老闆”要呈現出怎樣不重複且能夠持續吸引用戶的內容。要知道,長時間的直播很容易讓觀衆陷入觀看疲勞,而僅僅依靠補貼售賣預製菜也留不住粉絲,況且此時的“趣店預製菜”品牌影響力以及商品硬實力還未被多數用戶接受。換句話說,趣店預製菜還在培育市場階段,“趣店羅老闆”也還在積累粉絲階段,公域推廣來的用戶能否因爲直播內容的精彩而留在直播間,甚至成爲粉絲,其實是這場19小時預製菜直播的最大疑問。
在筆者觀看這場直播的3個小時中,趣店集團創始人、CEO羅敏講述了趣店爲什麼要入局預製菜,還向觀衆講述了一些創業故事,而一同直播的賈乃亮爲了不讓趣店在這場直播補貼太多,有時甚至攔着羅敏給觀衆發福利。除此之外,賈乃亮還在直播時隨機選取評論簽名送手機,希望將觀衆留在直播間。
據瞭解,羅敏第一次爲趣店預製菜直播是在6月15日,而在這之前,他經常觀看直播,學習直播技巧。在7月17日這場直播後,羅敏也感慨應該鍛鍊身體,以後可能一場2-3小時。他希望傳遞輸出自己的價值,將自己積累的東西分享給年輕的朋友。事實上,在7月17日這場直播進行到最後幾個小時的時候,直播間的重點已經不是賣菜,但那時仍然有30多萬觀衆在線觀看。“這是我理解的直播間應該有的樣子”,羅敏這樣評價。
“70分”,面對筆者提出直播成績是否滿意的問題時,羅敏這樣回答。他說,這件事情不是突發奇想去做的,團隊真的準備了很長的時間去研究去學習,但是仍然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羅敏很清楚這其中的問題是什麼,他也坦陳有機會讓在線觀看人數突破100萬,甚至是200萬。
預製菜需要“趣店”
預製菜真正走入C端用戶的心智到底靠什麼?這個問題值得每個入局的平臺深度思考後給出答案。
但我們看到的是,由於預製菜種類繁多,平臺之間給出的答案並不相同。在华体会竞猜對於預製菜的長期觀察中,我們發現,有的平臺注重渠道,希望通過渠道優勢將預製菜推廣開來;而有的平臺則注重產品力,希望將預製菜的口味打磨到極致。
當然,平臺依託於自身優勢以及自身能力所及,去走出專屬自己特色的預製菜發展之路,這並沒有錯。但是,必須承認的是,儘管很多平臺都在賣力推廣預製菜,但今年確實還沒有現象級的事件發生。也就是說,預製菜的“火”,沒有完全燒到C端消費者,更多是平臺的自嗨。並且,值得注意的是,“預製菜”在一部分消費者的心智中仍然是半成品、凍品,而價格僅僅比飯館便宜。
那麼,趣店是怎麼做的呢?
筆者注意到,趣店與得利斯、龍大、恆興水產等多家優質企業合作。在新品研發方面,趣店選擇的是每一個菜系的頭牌菜,目標年底會有100道菜。羅敏補充道,吃的東西一定要將口味做好。
渠道方面,趣店集團已經在廈門、武漢、深圳等十五個城市建立了十五家預製菜生產加工工廠,產能將近能做到一天200萬份菜。據华体会竞猜瞭解,這些工廠還具備可擴展的空間,趣店預計未來會有30個左右的大倉。
而聯想到此次戰略發佈會宣佈未來三年要支持十萬用戶創業開設線下門店,“趣店預製菜”的消費者觸點將大大增加,藉助此次717吃貨狂歡節,“趣店預製菜”已經通過補貼進入到了消費者的家中,此後線下店的鋪設則是將預製菜從直播間平移至社區的過程,同時配合着不斷上架的新品,“趣店預製菜”在線上線下持續曝光,相比於傳統線上平臺推廣預製菜,儘管投入在短期會大大增加,但收穫也會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趣店將預製菜的保質期設置爲3天,這種設計在口味能夠保證的情況下,也會促進復購率增長。羅敏在採訪中表示,3天的底氣就是規模化,把規模做起來,成本纔會降低。
所以說,儘管“趣店預製菜”這一次的打法很“粗暴”,但也很有效。對於預製菜來說,確實需要這樣的推廣方式,讓更多消費者瞭解預製菜。
儘管當下新消費品牌更注重私域運營,希望將少部分粉絲維護好,形成情感關係強紐帶,然後再破圈擴大用戶羣,但新消費品牌拓客乏力也是不爭的事實,且極其容易被新用戶吐槽進而形成社會事件,口碑不可控式下跌。在此,华体会竞猜也希望趣店可以做好品控,讓消費者放心。
羅敏的心態變了
熟悉趣店的朋友,一定了解其此前所做的創新業務,包括大白汽車、萬裏目奢侈品電商、萬裏目少兒等,但是這些業務目前都已停止。對於趣店來說,這家公司身上貼有很有標籤,也極具爭議,而羅敏作爲掌舵人,所受到的非議並不少。
所以,當趣店入局預製菜時,外界的聲音更多是質疑,而落到羅敏身上,則認爲他依然在“投機”。
“以前我的心態不好,從做萬裏目少兒,跟很多孩子接觸之後開始好起來了”,羅敏說,他慢慢地知道自己想要去做一件利他的事情。現在的羅敏更在乎趣店預製菜在用戶心中的口碑,而從趣店預製菜的評價也可以看到菜品的評分是5分。
羅敏在採訪中也直言,過去折騰的目的是爲了市值,但現在不爲了這些。他提到,之前做大白汽車以及萬裏目奢侈品電商時,想把市值拉上去,最後反而沒有上漲。如今的他只想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如果你能把一件事做好的話,別人就會信任你”,羅敏解釋稱,預製菜和之前的項目最大的區別在於心態。
現在的羅敏更加關注預製菜的復購以及用戶滿意度,接下來要解決成本的問題,儘管過程中肯定會有虧損,但達到一定的目標後,競爭壁壘就會非常深。
寫在最後
毋庸置疑,在當下的環境任何創新業務都比以往會難很多,趣店入局預製菜也是如此,但趣店此次推廣預製菜的種種策略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趣店能做好預製菜,而預製菜也需要趣店這樣的品牌來讓更多消費者認識。